《廣州市公園條例(草案)》(修改建議稿)將於10月下旬進行第二次審議,其中對公園噪音有了更加明確的定義和管理方法,噪聲值超過80分貝、電子顯示屏發出紅色預警信號時,應立即採取措施減小音量或停止使用揚聲設備和樂器。從下周一開始,條例立法網絡聽證會將連續8天上演,公園噪音問題將成為主要議題。
  廣州公園究竟有多吵?連日來,記者攜帶安裝分貝測試軟件的智能手機,走訪越秀公園、流花湖公園、人民公園、文化公園等多個市內公園,瞭解市民對公園噪音的意見看法。記者測試發現,廣場舞高音喇叭、流動KTV等推高著公園的噪音分貝,一些公園的主要活動區噪聲超過80分貝,有的甚至飆到90分貝以上。
  南方日報記者 鄭佳欣 實習生 楊雪瑩 張意珠 何家偉
  地點:越秀公園 測試:不超70分貝
  “舞團”扎堆起舞遭投訴
  13日7時30分許,記者來到位於解放北路的越秀公園西門。由於清晨天降零星小雨,廣場上只有少數來鍛煉的街坊。
  附近街坊陳姨告訴記者,平時晨練時間廣場主要有兩批健身者,參與人數達50餘人。她所參與的舞團是8點開始到9點左右結束,有兩個領舞老師,半年收費20元,而旁邊更“專業”些的舞團則每月收費30元。在陳姨看來,雖然“舞團”也有音響設備,但是音樂出了公園大門就聽不到了,與其說是“練舞”不如說是“打太極”更加合適。
  記者沿著公園的湖邊繞行,發現類似陳姨所說的健身舞群體還有六七個,人數多則20餘人,少則5人,基本以太極拳、健身舞等較為和緩的形式為主。“我們音樂聲很小的,絕對不會影響附近居民。”練太極拳的林阿姨談及噪音問題有些敏感。
  記者用手機分貝計對晨練團體逐個進行測試,發現最高數值不超過70分貝。
  由於越秀公園緊鄰學校和民居,街坊自帶的音響設備會不會打擾附近市民的休息?林姨告訴記者:“真正大聲的是晚上跳舞的,我還看到過住在旁邊的人開窗投訴,結果也沒什麼改善”。對於有市民建議公園劃分休閑功能區域,林姨認為並不可行,“他們(舞團)為了爭跳舞的地盤吵過幾次,即使分了區域也一樣會吵,可能還會越來越大聲”。
  “明明擾民的不是我們,現在帽子卻扣在我們頭上。”在街坊李伯看來,晨練時間集中在早上7點半至9點,正值上班高峰期,並不會對市民休息造成太大的影響。
  “我自從2002年退休以來就一直在這裡跳舞,不僅鍛煉了身體還認識了很多朋友。”12年舞齡的陳姨語帶自豪。在她眼中,公園的一大功能就是提供市民鍛煉身體的場所,“有矛盾大家有商有量一起解決,如果有一天不給我們用音響(跳舞),我也會服從管理”。
  地點:天河公園 測試:89分貝
  8個音響齊“歡唱”
  17日晚上,天空突然下起小雨,在南門青少年文化廣場跳舞的大媽們卻依然鎮定自若,風雨無阻。據附近的保安唐先生介紹,這裡天天都有人來跳舞。
  記者昨晚7點半從南門入園,流行歌曲夾帶著各種舞曲的聲音由弱變強,從公園門口到達廣場中央,記者攜帶的聲音檢測儀分貝數也由72分貝上升到了89分貝。現場的4支廣場舞隊伍、3組醫療保健舞和湖邊的1組交際舞隊伍十分投入。但是8個音響的合力讓人在一米之內說話有些吃力,說話要比平時提高兩倍的嗓門才能聽見。
  這廂勁歌熱舞,那廂“觀眾”看得津津有味。在廣場的臺階上、花臺上、湖邊欄桿上,“欣賞”廣場舞的市民並不少,很多市民都駐足圍觀近140人的舞隊。“我特意跟醫院請了1個小時假,帶老伴在公園散散步,看看大家跳舞,她心情會舒暢一些。”72歲的唐伯告訴記者,71歲的老伴因為左半身癱瘓住院,只有在晚上帶她到天河公園透透氣,散散心。
  “在公園裡,這麼大的聲音200米開外就不怎麼聽得見了。公園是晚上10點關門,大家都是在7點到9點半之間來跳舞的,不會影響周圍人的休息,如果有人投訴,公園的管理人員會讓我們走或者調低音量。”廣場舞愛好者陳阿姨告訴記者,她們在這裡跳舞的前提就是不能打擾周圍居民的休息。
  “跳舞是我們最主要的娛樂活動,白天上班,在家裡面帶孩子,好不容易晚上有時間出來活動,心情好多了,白天所有的煩惱都沒有了。”廣場舞愛好者李女士說。“我們這些上班族、家庭主婦來廣場上跳舞不僅能出出汗、鍛煉身體,還能讓心情好起來。”
  地點:流花湖公園 測試:85分貝
  “公園KTV”成噪音新源頭
  “傷不起,真的傷不起……”昨晚7時許,流花湖公園裡的歌舞聲準時響起。記者從位於東風西路的南門進入,沿著主幹道前行不到500米,就有三個舞團隨著各自的音樂翩翩起舞。“晚上8點半,記者在蒲林廣場中央用手機分貝測試計測算,分貝值約為80分貝。對周邊居民的投訴,廣場舞團“骨幹”成員劉姨道出了舞團的苦衷,“廣場寬敞不聚音,而且旁邊舞團的聲音會跟著風傳過來,如果我們不大聲一些,自己的音樂都聽不到”。
  家住東風西路的小鄺則向記者反映了新的噪音源——最讓人“頂不順”的不是廣場舞,而是近兩年來興起的“公園KTV”。50寸液晶屏幕,觸摸屏點歌機,無線話筒和音響……這些在KTV常見的設備,對於經常逛流花湖公園的街坊而言“熟口熟面”,因為“從前年開始,這些卡拉OK就開在公園裡了”。記者走訪時發現,光是在蒲林廣場附近,這樣的“KTV”就多達5個。“兩元一首”“五元兩首”這些以謀利為目的的“KTV”間不僅打起了價格戰,在音量上更是一個賽過一個。記者在5個點分別進行測算,手機分貝計顯示的數值都在85分貝左右。
  “音樂太大聲了,我們聊天都要用喊的。”一旁乘涼的市民氣惱地說。記者在其中一個KTV旁駐足約半小時發現,唱歌的人源源不斷,一些唱功好的市民還能獲得不少掌聲。據聞,公園內的“KTV”一般是從傍晚6點開始“營業”,直到公園晚10點關門才“收檔”。在市民歐先生看來,“KTV”才是公園噪音的源頭。
  晚上9點半,流花湖公園的廣播準時響起閉園提示。公園內大多數舞團也已經陸續離開,但“KTV”仍在“高歌”,音量也絲毫沒有降低。
  下轉AⅡ02〉〉  (原標題:廣州公園到底吵不吵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ipeteb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